光亮扁钢的加工过程对材料性能有何影响?
光亮扁钢的加工过程对材料性能有何影响?
流化床锅炉振动除渣机是锅炉排渣系统的关键设备,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锅炉的安全稳定和经济性。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,需重点关注以下问题,以避免故障停机、降低能耗并延长设备寿命:
一、设备安装与调试阶段的注意事项
安装精度控制
振动除渣机的水平度偏差需严格控制在 0.1mm/m 以内,否则会导致机身受力不均,引发局部磨损或振动异常(如侧板开裂、弹簧损坏)。
与锅炉排渣口、后续输送设备(如渣仓、刮板机)的连接需预留合理伸缩间隙(通常 50-100mm),避免因锅炉热胀冷缩或设备振动产生刚性碰撞。
地脚螺栓需采用防松结构(如双螺母、防松垫片),并均匀紧固,防止运行中因剧烈振动导致螺栓松动。
调试参数设定
振动电机的振幅和频率需匹配锅炉排渣量(一般振幅 5-10mm,频率 10-20Hz):振幅过小会导致排渣不畅、积渣堵塞;振幅过大则会加剧设备疲劳磨损。
空载试运行时,需检查机身振动是否均匀,若出现局部共振(如某段槽体异常抖动),需调整电机安装角度或配重块位置。
二、运行过程中的核心监控要点
排渣量与物料特性适配
需根据锅炉负荷(如流化床床温、煤种)实时调整除渣机运行参数:当燃用高灰分煤种时,应适当提高振动频率,避免渣量过大导致槽体过载;若渣块过大(如≥100mm),需先破碎再进入除渣机,防止卡堵。
注意渣料温度(通常≤600℃),若超过设备耐温上限(如普通碳钢槽体耐温≤350℃),需开启冷却系统(如水冷夹套),否则会导致槽体变形、密封件老化。
振动系统稳定性
定期检查振动电机的轴承温度(≤70℃)和运行噪音(≤85dB),若温度骤升或出现异响,可能是轴承缺油或偏心块松动,需立即停机检修。
关注弹簧减振器状态:若弹簧出现断裂、变形或刚度下降,会导致振动能量传递至基础,引发设备共振,甚至影响锅炉本体稳定性。
防堵塞与防泄漏
槽体内若积渣过多(如厚度超过 50mm),会增加运行阻力,导致电机过载跳闸,需每班清理一次(可通过观察窗检查)。
检查进料口、出料口的密封件(如橡胶板、石棉绳):若密封失效,会导致冷空气吸入锅炉,降低炉膛温度;同时高温渣料外泄可能引发安全事故。
三、维护保养的关键环节
易损件更换
槽体衬板:由于渣料冲刷,高锰钢衬板磨损量达原厚度的 1/3 时需更换,否则会导致槽体本体磨损穿孔(更换周期通常为 3-6 个月,视排渣量而定)。
传动部件:振动电机的轴承每运行 2000 小时需加注润滑脂(如锂基脂);偏心块连接螺栓需每月检查一次,防止松动导致振幅异常。
清洁与防腐
停机时需彻底清理槽体内残留渣料(尤其是潮湿渣料),避免长期堆积导致槽体腐蚀(如低碳钢槽体易发生锈蚀)。
对非耐磨部位(如电机外壳、机架)定期涂刷防锈漆,延长设备使用寿命。
冬季防冻(针对北方地区)
若除渣机涉及水冷却系统,冬季停机后需排空冷却水,防止管道冻裂;若采用蒸汽伴热,需确保伴热系统正常运行,避免渣料在槽体内冻结。
四、安全操作规范
开机前检查
确认槽体内无人员或异物,进料口、出料口通畅,急停按钮功能正常。
对于高温排渣系统,需先开启冷却装置,待温度稳定后再启动振动电机。
紧急停机处理
若出现卡堵、电机过载、剧烈异响等情况,应立即按下急停按钮,禁止强行运行。
处理故障时必须切断电源,并悬挂 “禁止合闸” 标识,防止误操作。
流化床锅炉振动除渣机的管理核心是 “预防为主”:通过精准安装、参数适配、定期维护,减少卡堵、磨损、振动异常等问题,确保其与锅炉排渣节奏匹配,最终保障锅炉高效、安全运行。同时,操作人员需熟悉设备特性,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,避免小故障扩大为停机事故。
下一条:没有了!